臺北的壞天氣,是離開了臺北才會知道, 跟上次去花蓮一次,火車過了宜蘭就開始陸續放晴, 花東更是可以見到陽光的好天氣, 照片還來不及整理,blog連上次去花蓮的也還沒寫完~ (快了快了,只剩下蝴蝶谷) 沿著花東縱谷, 這幾天一共去了富里、池上、關山、鹿野, 先挑幾張照片,看看臺灣後山的美麗~ 至於blog……持續「慢活」中!^^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ockcat/1536371252-1645830696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ockcat/1536371252-2182203702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ockcat/1536371253-2153195396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ockcat/1536371253-3038802183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hockcat/1536371253-3769845927.jpg)
臺北的壞天氣,是離開了臺北才會知道, 跟上次去花蓮一次,火車過了宜蘭就開始陸續放晴, 花東更是可以見到陽光的好天氣, 照片還來不及整理,blog連上次去花蓮的也還沒寫完~ (快了快了,只剩下蝴蝶谷) 沿著花東縱谷, 這幾天一共去了富里、池上、關山、鹿野, 先挑幾張照片,看看臺灣後山的美麗~ 至於blog……持續「慢活」中!^^
不過,因為多數的預算已經放在第二天的住宿「蝴蝶谷」上, 所以這天的住宿並非夢田信箱裡特別的獨棟Villa, 而是一般的民宿(雙人房)^^ (雖然我們原本預定的是獨棟Villa,然後「預算不夠」又退掉……哈!) 「夢田信箱」特別的地方,是以「田園風格」為主題的民宿, 一到這裡最吸引人的就是民宿前的大片草地, 以及草地上的幾個造型特別的「發呆亭」, 還沒check in 就讓人迫不及待的想到這裡坐坐,順便發呆!
抵達這裡的時候,剛好是傍晚還沒落日前的時分, 這時天是藍的,草是綠的,雲是白的, 而遠方的高聳的山脈,襯著不時飄過的白色山嵐, 真是一幅美麗的大自然景色~ 這裡雖然離市區距離較遠, 交通上需有可以代步的工具, 但也因為遠離市區,就更能看見屬於花蓮的美!
今晚住宿的是「夢想地圖情人樓中樓2號房」, 樓中樓的小閣樓,整個都是休息睡覺的地方, 擺了一張雙人大床,樓下則是客廳與浴室, (部分房間有浴缸,我們的為淋浴區) 大體而言,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; (內部照片拍的不多,可見其blog)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客廳裡的電視, 還是小的、舊型的20吋映像管電視, 與現在大都是液晶電視的潮流不符,哈! (這台電視被我嫌了半天,雖然來這裡主要不是來看電視的……)
還好的是,雖然天氣陰陰的, 遠方看來也有一大片烏雲, 但是頂多只是間歇地的飄著毛毛細雨, 我們還是抵達了美麗的七星潭!
海邊的風浪有些大, 連岸邊的海岸巡防隊都廣播要遊客注意自身安全; 不過七星潭邊還有原住民在歌唱, 一整個花蓮海岸風情都跟著湧上來了^^
接著轉往附近的七星柴魚博物館(避海風), 裡頭有柴魚的捕撈、加工、製作過程, 以及七星潭海域生態的相關介紹! 此地原來一家柴魚製作的老工廠, 是臺灣第一座以柴魚製作產業為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館, 如果不排斥柴魚的味道的話, 這裡是相當有教育意義的主題記錄區, 當然也有一些相關的柴魚製品可以當作伴手禮~
今年,為了慶祝已經結婚一週年, 我們選定了三天兩夜的「花蓮小蜜月」之旅, 位於花蓮「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」內的「蝴蝶谷溫泉渡假村」, 因為符合我們愛往大自然跑的偏好, 成為我們三天兩夜的時間中,待最久的地方!
我們的旅行,從花蓮市區開始, 之後有空會陸續慢慢將【花蓮小蜜月】的遊記補齊, 現在先從第一天抵達花蓮後的「松園別館」開始吧! 抵達花蓮市之後,由於會在這裡待上一天的時間, 所以為了移動方便,我們還是租了一臺50cc的摩托車, 簡單在花蓮市區用完餐後,我們就往「松園別館」出發囉!
來到位在花蓮市美崙山的「松園別館」, 第一眼感覺是這裡的寧靜祥和, 園區內數十株高聳矗立的老松,與日治時代就已存在的建築物, 是「松園別館」裡最特別的主人。
目前已屬於「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」的北部濱海公路沿線, 在位於南雅的海岸處,海崖地形與海蝕風化岩遍佈, 因東北季風多風、多雨的特性影響, 加上岩層硬度不同,經過風化作用與海水交互侵蝕, 使得此地的海岸線上,有著北臺灣最豐富的地質景觀資源。
在北部濱海公路的這段路上, 被沿途山勢與海岸線所呈現的不同樣貌所吸引, 開不了多久就停下來拍照,一路上邊走邊拍……
▲海天一色的美麗無敵海景(點圖可看超大全景圖)海灣、斷崖及海蝕平臺,搭配著藍天白雲, 耳邊傳來的盡是海浪拍打岩岸的聲音, 雖是假日但此處遊客不多, 看著眼前的奇岩巨石,彷彿進入另一個異想的奇異空間!
由於自己開車一路走走停停,在東北腳沿途不停拍照, 抵達福隆火車站時,早已人滿為患... 不過由於時間較晚,租車時已經開始有折扣^^ (我們的「餅乾怪獸」情侶裝,也幫了點忙,下方有圖) 福隆火車站旁有部分的鐵道裝置藝術, 也有捷安特開設的租車站(當然私人的更多,還有全店都是小摺的), 從福隆火車站可以往「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」騎去, 也可往貝悅的方向,前往「福隆海濱公園」、或「龍門吊橋」! (詳細路線可見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/鐵馬單車之旅)
由於我們今天的目標只有「舊草嶺隧道」, 所以不貪心的我們(其實是肉腳...), 租完自行車後,便往「舊草嶺隧道」的方向騎去~ 從福隆火車站前往舊草嶺隧道的道路,路況還算不錯, 可惜的是並非單純的自行車道, 因為舊草嶺隧道前亦有停車場,部分遊客會開車前往, 造成在此段道路騎自行車時,不免有與一般車輛爭道的情形... 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!
舊草嶺隧道全長約有2,167公尺, 從福隆(臺北端)通往石城(宜蘭端), 是過去臺北通往宜蘭間的鐵道隧道(為單線通車); 由於早期宜蘭往返臺北交通,因為地形緣故,往來並不方便, 日據時代開始鐵道的鋪設,此處隧道則於民國13年才貫通, 民國75年因單線不敷使用,才另闢新草嶺隧道通車, 而舊隧道則因任務完成,封閉閒置了一段很長的時間…… (南口(石城端)有歷史展示區,其中有舊隧道封閉時的磚牆照片)
個人認為,一般的電子書閱讀器評估是否值得入手的點有三個,提供參考-- 【支援格式】 這裡指的是該電子書閱讀器支援的格式是否難以取得(DRM數位版權)? 是否為一般公開可取得的格式? 若須轉檔是否步驟煩瑣? 如果是一般使用上要便利的電子書, 格式至少要支援常用的PDF檔、TXT檔、ePub檔 (目前較確認為未來的電子書格式), 以及一般常見圖檔JPG、PNG或GIF。 需要支援這些格式都原因,是目前網路上可以取得的電子書「內容」, 大都是這些格式,如無法支援這些格式, 而是使用電子書閱讀器自有的格式(因為要保護版權的緣故)... 可以想見如果每次閱讀前,都還要自己「轉檔」, 一次、兩次、三次...之後,使用者就會覺得不方便, 然後電子書閱讀器就束之高閣了。 所以支援廣泛而常見的電子書格式, 是電子書閱讀器得以流通的主要關鍵之一。
這裡的硬體規格使用者可能較難理解, 簡單來說就是:面板技術為何? 解析度(螢幕大小)多少? 重量體積多重? (1)面板技術: 定義上的電子書閱讀器應該是使用「電子紙」及E-Ink(電子墨水)來製作, 優點是省電、重量輕,才能長時間使用,且便於攜帶。 面板部分由於各家技術不一,但臺灣廠商的技術還算OK, 所以只要是上述電子紙的技術,理論上都還算新一代的產品。 (2)解析度(螢幕大小): 由於螢幕的大小、顯示的解析度影響到閱讀的舒適性, 以及是否能長時間閱讀; 理論上當然是越大越好,但大的面板攜帶不便、重量增加, 故目前大致維持在7吋到10吋之間的大小 (可以想像一般數位相框到小筆電的螢幕大小)。 解析度的部分在800x600(以前14吋電腦作業系統的視窗大小)、 1024x768(目前主流15吋、17吋螢幕的視窗大小), 越大螢幕越細緻,但大到某一程度字體會有太細的問題。 解析度的不同決定了面板技術的高低,自然價格也不同, 而以 Kindle 2來說解析度在800x600 (現在的電子書閱讀器至少應該有這個標準)。 (3)重量體積: 此部分就不用多說了,7吋的一定比10吋的好攜帶, 但是7吋的閱讀上可能又太吃力(螢幕太小), 目前電子書閱讀器重量控制在180-300公克上下(Kindle 2為289公克), 此部分如有添購的需求,建議如果有機會拿拿看實機,會比較有感覺。
目前合理的電子書閱讀器價格應該落在哪個區間? 以目前的電子書硬體來看,單色黑白的電子書閱讀器, 價格大概都落在七、八千~一萬二區間(台幣)的價格; 至於是否合理?端看使用者對於這樣的使用機制,心態上是否可以接受... 如可以把想看的書,隨時收藏在小小的硬體中、 可以想看就看、體積不大可放在包包中... 以我自己為例,我理想中的電子書閱讀器價位, 不是在目前剛開始發展的起步階段, 理論上應該在於「內容」出版書, 提供足夠數量的電子書「內容」可以觀看之後, 才是比較理想的入手時機。 舉例來說,我自己有成套的「金庸小說」共有36本, 前前後後看了很多次,也會一直拿出來翻... 如果遠流把「全套的金庸小說」加上「電子書閱讀器」綁在一起銷售的話, 在8,000~10,000以內的價格,有可能會吸引我購買! (全套金庸市價約在4,500, 大約10年前大學時代購買,特價時也不過4,200) 因為我可以收藏整套的金庸, 但只要一台電子書閱讀器即可,不需佔去我書架上那麼大的空間。 基本上如果是詢問目前的市場價格是否值得購買的? 我都會回覆看看自己的需求,如果需要就值得購買!~ 看起來好像敷衍,不過事實也是如此, 正所謂「早買早享受,晚買有折扣」, 電子商品的特點就是隨著時間越長,降價的幅度就越來越高, 何時入手才是最佳的時機,好像也沒有定數。 以臺灣製作電子商品的技術來說,都已經有一定的能力肯定 (別忘了「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」到現在還是很熱門)。
來到「華陶窯」的第一感覺是...時間彷彿慢慢的靜止了下來! 進入華陶窯之前的一段路, 其實是田間小路(在田中間),還有灌溉溝渠為伴^^ 一整片綠油油的稻田,是我們這些城市鄉巴佬在都會區裡看不到的景色~ (網路相簿裡有照片)
進到華陶窯之後,吸引目光的,則是... 古樸的舊時農業社會三合院建築, 紅磚、瓦牆、木門,營造出特有的建築景觀; 園區內觸目所及原生綠色植物, 相思樹、蝴蝶蘭、九重葛,充分的把人文與自然融合在一起~ 占地面積將近11公頃的「華陶窯」, 特色在於將柴燒窯場與舊時農莊園景觀進行結合, 融合了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建築特色, 顯現了其特有的柴燒陶藝、紅磚建築與原生植物豐富的在地特色!
由於是團體、有事先預約的緣故, 參加的行程包括有: 專人全程導覽解說,午餐(自助式割稻仔飯),以及DIY捏陶。 而解說內容則有: 柴燒窯介紹,人文庭園賞遊,台灣原生植物園賞遊, 以及簡單的陶藝教學,最後則可以自己動手DIY玩泥捏陶。 接下來,看圖囉!
很少有機會假日走仰德大道上陽明山, 過去遇到交管或塞車的日子,一般都是走後山上陽明山, 今天難得有機會從仰德大道上山, 而且還一路沒塞車,這是個不錯的出遊假日!
不過自從2007年玉山攻頂之後, 應該就沒有爬過海拔超過1,000公尺的山了... 這個號稱「臺北市第一高峰」的「七星山主峰」, 海拔有1,120公尺,今日硬是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~ 畢竟也有一陣子沒有這麼「硬斗」了... 還好行前準備得宜,雙肩後背包、登山鞋、毛巾, 以及比平常出遊所帶超過一倍的「飲用水」, (最後證明還好飲用水帶的足夠, 兩罐水來回剛好全數喝完、一滴不剩...)
一般而言,要登上七星山的主峰,共有三個主要路線: 分別是小油坑、苗圃(遊客中心)與冷水坑三個登山口, (請見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的「七星山主峰線步道圖」) 今天我們是從「距離最短」的小油坑登山口出發... 把車停在小油坑停車場之後(計次收費,每次30元), 我們整裝出發,伴隨著陽明山小油坑特有的硫磺氣味, 一路往上,沿著噴氣孔、箭竹、芒草, 我們往這個海拔超過1,000公尺的山頂前進~
為什麼我們生長的土地,每年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? 當然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,這時候只能祈求「天佑臺灣」, 然後有錢的出錢,有力的出力了! 希望所有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一切平安順利, 南臺灣的同胞也能順利渡過這次的危難... 【世界展望會‧搶救莫拉克颱風水患】 http://www.worldvision.org.tw/news/news-090809.htm (線上捐款很方便 網路ATM或信用卡都可) 【紅十字會‧莫拉克颱風緊急救助金】 http://tw.charity.yahoo.com/project_donation.html?project_id=179 (透過雅虎奇摩網路捐款,僅信用卡捐款)
不過近日盛傳安康農場即將封閉, 且其大門入口處的告示,看來也十分「嚇人」 但這次前往安康農場,還是可以進入其中... 這裡到底是否封閉? 還是即將轉型為「自然生態教育園區」? 看起來似乎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!
▲生態水池:自然生態相當豐富(點圖可看全景大圖)簡單就網路上找到的資料,介紹一下「臺大安康農場」: 這裡屬於臺大農業試驗場的安康分場, 多數的土地都是種植水稻與牧草, 其牧草全數供應農業試驗場畜牧組的乳牛食用。 未來有朝向「自然生態教育園區發展」的目標, 目前已陸續完成部分農業與生態教育中心設施, 規畫建構生態水池、設立水生植物園。
以都市發展的現況來看, 目前已經很難在都市近郊,看到如此面積廣大的自然生態區... 如此難得的自然景觀,大部分都是原來屬於軍事或學校用地, 才得以保留如此廣大、且完整的自然生態景觀~ (在網站上看到「安康農場」的發展歷史,似乎也是如此) 此處如果真的可以轉型「自然生態教育園區」, 必定是大臺北地區居民的福利, 是臺北近郊難得的「寧靜後花園」!
可惜的是一直以來,並沒有在網路上看到「令人驚豔」的「數位印刷」服務... 直到最近在網路上看「hypo」,只能說「驚為天人」! 只用網站來完成照片的上傳,操作也可以相當簡單... 由於所需的費用不高,加上操作簡單便利, 不一會兒就完成一個「作品」, 所以就線上購買了一份,來看看其印刷的效果好不好~
先來看看hypo自己的網站服務介紹文字, hypo 是充滿印刷品味的網路服務: 無須安裝軟體、線上編輯樂趣、精緻印刷製本、7 個工作天寄送到府。 留存分享生活中美好的點點滴滴。 這一小段文字,把 hypo的特色,簡單扼要的說明的很清楚! 簡單來說: 它可以把你放在「網路相簿」的照片(當然也可以自行上傳照片), 直接印刷成紙張的成品,目前有兩種格式大小: (1) Ticket,也就是目前blog上所看到的形式(尺寸為7.2x15公分),24張。 (2) 12平方,相當於CD的大小,正方形、方便攜帶,36張。 (使用MAC的iphoto還有其他的樣式) 特別的是「Ticket」的格式, 設計成「可撕下分享的寫真票卡」形式, 還附上扣環,可用來收集自己、或者是別人的「Ticket」。
試著操作了其網站介面,發現還蠻「防呆」的,也就是簡單易懂; 這次製作的是去年底拍攝的婚紗照,這些是後來加挑的部分, 因為沒有製作成品,只有拿了電子檔,所以一直想找機會把它印出來... 使用hypo的服務,不需要再安裝其他的軟體, 只要照著網站的說明與指示, 一步步的完成挑選照片、鍵入文字的動作, 就可以完成檔案上傳、製作的步驟。 (由於我沒有使用flickr,所以是使用自己上傳照片。)
「陶板屋和風創作料理」是「王品集團」多品牌餐飲經營策略下的子品牌之一, 王品集團旗下計有: 王品台塑牛排、西堤牛排、陶板屋、原燒、 聚北海道昆布鍋、ikki(懷石料理)、 夏慕尼(鐵板燒)、品田牧場等八個子品牌。 (為了集團資源整合、人才流通,以及推動跨國合作營運, 2008年王品集團完成股權合併,將八個品牌子公司全數整併, 成立「王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」。)
其實王品的經營策略十分令人好奇, 原本令人擔心的是,在市場的餅就這麼大的經營條件下, 其多個子品牌搶食餐飲業大餅,是否有其各自的獲利空間?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經營, 以臺灣人喜愛「嘗鮮」的特性,與這兩年金融危機的影響看來, 其多品牌的經營,同時加入了「差異化」的特質, (雖然都是餐飲業,但每個品牌專注的不同、特色焦點也不同) 包含其定價策略,也在金融危機下大家錢省著花的支出原則下, 於市場上走出自己的路來~
德記洋行是19世紀鴉片戰爭前, 英國與中國通商時所成立的對外貿易行號, 也是鴉片戰爭前清廷特許的通商管道, 當時臺灣有著名的五大洋行,主要均為經營海外貿易。 (當時五大洋行:分別是德記洋行、怡記洋行、和記洋行(以上屬英國)、 東興洋行(德國)、與唻記洋行(美國)) 而成立存在其年代久遠,也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「德記洋行」, 包括後來取得「開喜烏龍茶」商標權,以及被「統一企業」收購, 指的都是同一家公司。(只是它存在實在太久了,很難聯想在一起)
【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/德記洋行】
當日的臺南,由於端午連假的緣故, 只能說一整個車水馬龍、遊客如織... 原本打算前往赤崁樓一遊, 但是被附近的人潮嚇一大跳... 後來只好轉往安平, 無奈一路上也是車潮洶湧, 一度只好先找地方停下來用餐... 等車潮稍微紓解之後,才繼續上路~
先從南海路「國立歷史博物館」的入口進入, 南海學園的蓮花池中的香水蓮(睡蓮), 首先吸引了路人的目光, 也有零星幾個攝影同好拿個相機正在拍著...
蓮花與荷花兩者常常會讓人分辨不出, 「小蕃薯」上有簡單而清楚的說明, 簡單來說,蓮花就是荷花,是同一種植物, 差別僅在於所指的部位不同: 「荷」是花與葉的總稱,而「蓮」則是果實,也就是一般常見的蓮子。 而睡蓮與荷花(蓮花)兩者就不同了, 雖同屬睡蓮科(但不同屬), 但最大的差異是:睡蓮葉片浮貼於水面上, 而荷花葉柄質硬,可突出於水面。 (睡蓮於早上白天開花、晚間則閉合)
【資料來源:小蕃薯/蓮花、荷花、睡蓮怎麼分辨?】
到臺北工作的前些年, 大部分的「儲蓄」都是放在定存的比重居多; 後來漸漸增加了基金的投資比例, 只是從去年(2008年)下半年以來,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嘯, 卻因基金持有的比例過高而損失慘重... 好在大部分的積蓄已經買了房子、付了頭期款、房貸, 只是後來再入手的定期定額基金, 經過這一連串的金融風暴,大概都是-50%、甚至-60%的報酬率... 所以!我決定! 與其把現金換成慘不忍睹的投資報酬率, 倒不如拿來「刺激消費」、「增加經濟成長率」(還是大誤)!
首先是去年底資訊月入手的小筆電MSI U100, 10吋LCD、2GB記憶體、160G的硬碟、網卡支援到n, 當時現金入手價15,300元,已經接近心目中理想的小筆電價位! (理想中小筆電的價位約在一萬五上下, 畢竟是小筆電,價位再往上就失去「輕省」的意義了~) 入手半年來,很稱職扮演「睡前機」跟「測試機」的角色: 「睡前機」-- 晚上入手前如需上網、或是查看家中NAS的BT下載情形, 開小筆電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網路運用需求; 「測試機」-- 非主要工作環境的小筆電,同樣扮演「測試機」的功用, 入手以來重灌次數驚人,主要是作業系統的轉換, 包括雙作業系統、以及新的作業系統安裝; 目前微軟新作業系統Window7 RC正在服役中, 測試情況比先前的版本好很多, 未來則是想要挑戰MAC的OS囉!
用慣了觸控式的PDA手機, 拿到大畫面的手機,都習慣在畫面上點一下... 有時才發現不是每一台手機都是觸控的... 不過也因為iPhone的緣故,觸控手機的比例也比以往來的高囉! 這台支援3G的手機,雖然目前仍未使用3G, 2.8吋的LCD,但支援wifi、有GPS, 已經可以支援大部分的「行動需求」以外的作業... 早上起床把wifi打開,除了更新天氣、RSS之外, 較大的螢幕也可提供早上"嗯嗯"時,稍微瀏覽一下今天的新聞; 而GPS的使用,也是購買此機的最大因素, 過去雖然也是使用Windows Mobile的PDA手機, 不過由於未內建GPS,只另外與外購的藍牙GPS連結,才能應付衛星導航的需求, 現在則只需一台內建GPS的手機,加上導航軟體即可搞定,實在是方便多了!^^
入口處位於礁溪高爾夫球場旁的「林美石磐步道」, 入口標示並不明顯,加上攤販聚集,我們到時甚至錯過了入口, 多走了一段路後,看到高爾夫球場才折返...
這一片草綠色的「草楠湖」, 過往是附近農地灌溉水的來源, 而現在好像已經屬於是高爾夫球場; 這是從入口處的觀景平台往下拍攝, 可以將整片的草楠湖都拍攝進來, 遠處就是高爾夫球場的場地~
名字相當特別的「林美石磐步道」,其實是由「林美」與「石磐」組成: 「林美」指的是當地的地名,此處位於「礁溪鄉林美村」; 而「石磐」指的則是終點處的「石磐瀑布」, 因瀑布上方有一面積相當廣大且堅硬的「四稜砂岩」(相簿中有照片)而得名...
是個消磨時間、遛小孩的好地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