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行中有小朋友今年要考基測, 既然來到臺南,就前往臺南孔廟走走, 順便也「拜一下」,希望至聖先師可以保佑考生金榜題名!
▲著名的「全臺首學」東側入口,也是現在的主要入口 入口處的「全臺首學」橫匾, 大概是一般人對於孔廟最初的印象, 這裡原名「大成坊」,是取自「大成至聖先師」之意;
▲入口左側的「下馬碑」 入口左側則有以滿文與漢文兩種文字並刻的, 「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」12字下馬碑, 是康熙時奉聖旨設立於孔廟之外,以表示對萬世師表的尊崇之意。
▲這是右廟的「大成殿」,主要祭祀孔子 「臺南孔廟」可說是臺灣最早的一座文廟, 是清代鄭成功父子經營臺灣時,由陳永華建議鄭經在承天府所設立的; 原本僅有大成殿,用來祭祀孔子, 後來設立了明倫堂做為講學之用,也是「全臺首學」的由來。
▲這是左學的「明倫堂」,即清代府學中的教室 臺南孔廟保持文廟傳統「左學右廟」的規模, 左學是以是用以講學的明倫堂,右廟則以祭孔為主的大成殿為中心; 建築特色莊嚴宏偉,格局完整,是標準的「三進兩廂」三合院格局。
▲明倫堂外的碑石一景 過去在書上(課本上)讀到中國傳統建築的「三進」格局, 可以在孔廟中看到完整的模樣; 孔廟中的第一進為「大成門」,是進出孔廟的主要出入口, 第二進則是「大成殿」,其中供奉有孔子牌位, 而主廟後方則是第三進的「崇聖祠」。
▲大成殿的廟門 而左右兩側的東西廂房, 是孔廟中供奉先賢先儒之處,其中亦有先賢先儒牌位; 另外還有「禮器庫」與「樂器庫」, 則是存放祀典中所需之禮器與樂器所在。 (這裡可以連結到wiki的「臺南孔廟」,裡面有平面圖)
▲大成殿中掛滿了歷代皇帝(元首)所賜匾額 然而或因歲月侵蝕、或戰火天災所致, 台南孔廟的部分建築已失修頹傾, 無法得見其過往的風采,實在是相當可惜。
▲禮門(從另一邊是義路)與節孝、孝子祠 以著名的「禮門」、「義路」為例,過去與大成門間的圍牆已不存在, 原本的這兩個小門是平日通行之用; 而稱為「禮門」(朝東)、「義路」(朝西), 則是取進孔廟殿堂,學生需經「禮門」、「義路」兩個途徑, 也就是需遵循禮義,才能入孔子之門、聞孔子之道。
▲東側廂房的先賢牌位 回來之後,整理相片,邊寫邊找尋資料, 發現這些年臺南市政府,對於市內古蹟的整修頗有建樹, 同時加強與周邊社區的整體規畫, 設立了許多的「文化園區」,臺南孔廟便是其中之一。 就連旁邊的忠義國小也老校新建, 不僅拆除了校園圍牆,新的校舍建築也增加仿古特色, 與孔廟建築一同相互輝映,這整個區域的特色凸顯出來!
▲臺南孔廟老榕與附近建築 由於本身對於中國傳統建築還蠻有興趣的... 原因是有許多在書本上讀到的東西,於現實生活中已不復見... 只有在這種保留過去傳統的古蹟、建築、或文物中, 才能讓以往所學得到驗證! 所以來到這些地方,常常看的津津有味,有時還不免嘴角微笑, 「對!對!對!書上就是這樣寫的...」 書本上的知識,往往需在生活上得到運用,才有活用之義, 只可惜的是古代傳統建築之美, 卻已逐漸消失在我們生活之中~ 更多的「全臺首學.臺南孔廟」照片... 【喵喵的網路相簿 ∕ 97'04' 97'04' 全臺首學.臺南孔廟】
【延伸閱讀】 遠流博識網﹨孔廟建築的特色 (從搜尋引擎找到的,資料相當豐富,不知是出自遠流哪一本書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虎克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